拉弗格(Laphroaig)位于英国苏格兰(Scotland)的艾雷岛(Islay)产区,现在由日本三得利控股公司(Suntory Holdings)的美国子公司比姆三得利(Beam Suntory)拥有和运营。
1815年,唐纳德·约翰斯顿(Donald Johnston)和亚历山大·约翰斯顿(Alexander Johnston)两兄弟在艾雷岛租借了400公顷的土地用于饲养牲畜,这片土地后来发展成为了现在的拉弗格。在漫长的冬季,饲养牲畜需要充足的大麦,而在苏格兰,多余的大麦往往会用来生产威士忌,因此,约翰斯顿兄弟也开始生产威士忌。不久后,他们酿造的威士忌因品质优异而传遍了整个艾雷岛。很快,威士忌的盈利额就超过了饲养牲畜带来的利润。于是在这一年,拉弗格诞生了。之后,唐纳德购买了亚历山大持有的股份,成为了拉弗格唯一的业主。不幸的是,1847年,唐纳德就去世了。由于他的儿子杜格尔德·约翰斯顿(Dugald Johnston)年龄太小,蒸馏厂暂时由杜格尔德的叔叔约翰·约翰斯顿(John Johnston)和当地的一位农场主彼得·麦金太尔(Peter McIntyre)一起经营。到了1857年,杜格尔德正式接管了拉弗格蒸馏厂,在堂兄亚历山大·约翰斯顿(Alexander Johnston)的协助下壮大了酒厂的规模,为拉弗格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19世纪末,艾雷岛上大部分的麦芽威士忌都被用来制作混合威士忌,拉弗格也不例外,而且其生产的威士忌因带有独特的烟熏泥煤味而受到许多混合威士忌生产商的喜爱,乐加维林蒸馏厂(Lagavulin Distillery)的所有者麦基公司(Mackie & Co.)便是其中之一。这座位于格拉斯哥(Glasgow)的烈酒与混合威士忌公司对拉弗格威士忌觊觎已久,并收购了该酒厂的大部分威士忌用来与谷物威士忌混合。然而,这极大地危害了凭借单一麦芽威士忌而闻名的拉弗格的利益,因而拉弗格决定终止和麦基公司之间的协议,麦基公司因此将拉弗格告上了法庭。拉弗格和麦基公司之间大大小小的官司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期,这给拉弗格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直至1923年,麦基公司强行购买拉弗格再次失败后,终于放弃了对拉弗格蒸馏厂的觊觎。
此后,拉弗格购置了新的设备,提高了酒厂的生产力,并且在1929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拉弗格当时的主人伊恩·亨特(Ian Hunter)为酒厂带来了许多变革,他还将拉弗格威士忌酿造的方法全部教授给了贝茜·威廉姆森(Bessie Williamson)。为了让酒厂获得更好的发展,贝茜于20世纪60年代将酒厂出售给了西格埃文斯公司(Seager Evans & Co),也就是后来的朗约翰国际公司(Long John International)。在一批优秀的酒厂管理人的领导下,拉弗格继续蓬勃发展。到了1990年,拉弗格再次易主,被伊恩·亨德森(Iain Henderson)卖给了联合道麦克公司(Allied Domecq),拉弗格10年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Laphroaig Aged 10 Years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也在这一年成为了最畅销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之一。1994年,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参观了拉弗格蒸馏厂,并授予拉弗格使用皇家认证(Royal Warrant)的权利。在那之后,拉弗格的发展更为迅速,获得了许多国际上知名的威士忌大奖,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拉弗格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生产威士忌。众所周知,威士忌的生产过程离不开水。水可以作为冷却剂,冷却麦芽汁或是在发酵的过程中使蒸汽酒精冷却液化,还可以用来稀释威士忌使其酒精度符合标准。拉弗格生产威士忌所用之水源自于基尔布赖德河(Kilbride Stream)。这里的水质较软,带有泥煤味,并且不含矿物质,这些特点构成了拉弗格威士忌独特的风味。此外,拉弗格使用的泥煤中泥煤苔(Peat Moss)的含量高,并且混合着石楠花和苔藓,这赋予了拉弗格威士忌草药、碘酒和烟熏的风味。
生产威士忌的过程中,拉弗格首先使用基尔布赖德河的水浸泡大麦。两天之后,大麦浸透充分,酒厂便将水抽走,而浸透了的大麦则被运往地板发芽室进行发芽。在发芽的过程中,工人会将窗户打开,以保证空气流通,使麦芽和空气充分接触。由于发芽的过程中需要相对凉爽的温度,因此发芽室必须拥有足够大的空间。拉弗格的发芽室便十分开阔,这也利于每周的麦芽翻动工作的进行。与其他蒸馏厂不同的是,拉弗格是先进行泥煤烘烤再进行干燥的。泥煤燃烧产生的烟经过多孔的干燥层进入干燥炉中,在这个过程中,泥煤的芬芳和其他木质烟熏味会被湿润的麦芽吸收。拉弗格用较低的温度来燃烧泥煤,采用冷熏的方式,赋予麦芽焦油的风味。这一步骤一旦完成,酒厂会使用蒸馏室中的热气来干燥麦芽。接下来是制酒浆。完成发芽后的大麦会进行研磨,然后和热水混合,在不锈钢糖化槽中进行糖化,得到麦芽汁。麦芽汁被运到发酵槽进行发酵。拉弗格的麦芽汁也与众不同,非常清透,能赋予威士忌一些新鲜的果味。当麦芽汁达到10,500升,酿酒酵母便在有氧条件下迅速繁殖,当氧气被消耗完,酿酒酵母又会靠糖分生存下来。这个阶段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就是酒精。拉弗格的发酵过程长达55个小时,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完全将糖分转化为酒精,也是为了发展一些能赋予威士忌水果风味的化合物。
接着是蒸馏阶段。拉弗格共有7个蒸馏机,分别是3个大容量的初馏机(Wash Still)和4个小容量的再馏机(Spirit Still)。这7个蒸馏机和大部分苏格兰的蒸馏机一样,都是铜制的,有利于去除酒液中硫磺的味道。拉弗格的威士忌会进行两次蒸馏,经过初馏机蒸馏之后,会得到酒精度只有22%的低度酒(Low Wine)。第二次蒸馏的过程比较复杂,拉弗格蒸馏厂只选用蒸馏产出的酒心部分。酒厂通过中断蒸馏过程,舍弃掉酒头和酒尾,因为这部分酒可能有毒且口感不佳。在第二次蒸馏的过程中,拉弗格会在蒸馏开始后45分钟时进行第一次打断,之后在酒精浓度下降到60%的时候进行第二次打断。这两个时间点都晚于业内的平均时间,但是可以产出甜度较低的新酒,并且保留更多的焦油、药味和泥煤的味道。
蒸馏之后便是漫长的陈酿。酒厂将蒸馏所得新酒的酒精度稀释至63.5%,然后放入橡木桶进行陈酿。夏天的时候,温度较高,酒液会膨胀并且渗入橡木桶壁,到了冬天,又会收缩至橡木桶中。这一过程赋予了威士忌橡木桶的颜色、糖分还有一些风味。同时,桶内蒸发会带走一些不需要的硫化物,酒精和水也会被蒸发掉一部分。因此,每年会损失2%到4%的威士忌,这一部分酒被称为“天使之享(Angel’s Share)”。同时,被蒸发掉的液体不断地被空气所取代,其中的氧气和酒精不断发生反应,带给威士忌复杂的风味。拉弗格陈酿过程中用到的橡木桶几乎都是由美国白橡木制成的波本桶。拉弗格将这些酒桶拆分后,运至艾雷岛重新组装成较大的橡木桶,用于储存陈酿威士忌。在波本桶中陈酿过的威士忌会被再次存放入雪莉桶中陈酿一次或者两次。充分陈酿之后,部分酒液作为单桶单一麦芽威士忌出售,其余的酒液则会先混合,再进行装瓶和贴标签。
目前,拉弗格官方网站发布了3个系列的威士忌,分别是核心(Core)、旅行零售(Travel Retail)和稀有(Rare)。每一款酒都是经过漫长的橡木桶陈酿的产物,也是拉弗格200多年独特酿酒历史的产物。这些威士忌囊括了多项国际知名威士忌知名大赛的奖项。其中,拉弗格10年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分别获得了2016年和2018年国际烈酒挑战赛(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的金牌,拉弗格四分之一桶陈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Laphroaig Quarter Cask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则获得了2017年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 Competition)的金奖。
艾雷岛(Islay)是英国苏格兰(Scotland)的法定威士忌子产区之一,位于苏格兰西海岸,是内赫布里底群岛(Inner Hebridean)最南端的岛屿之一。艾雷岛全长25英里(约40.2千米) ,宽8英里(约12.9千米),其面积虽小,但却聚集了9座威士忌蒸馏厂,出产了许多享誉国际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历史起源
据称,早在14世纪初,爱尔兰的僧侣便将蒸馏工艺引进了艾雷岛。当时,僧侣们发现此地盛产大麦,而且拥有优质的纯净水源和丰富的泥煤,是酿造生命之水(Aqua Vitae,威士忌的早期叫法)的理想之地。起初,艾雷岛上的居民大都是在一些无执照经营的小酒馆里公开进行蒸馏,1644年苏格兰开始征收威士忌酒税,他们迫于无奈纷纷搬迁至偏远的峡谷和洞穴中。有趣的是,虽然实行了税收政策,但那时的艾雷岛居民素来以野蛮的面目示人,声名狼藉,所以收税官并不愿踏入岛上半步,直至1779年波摩(Bowmore)成为艾雷岛第一家合法经营的蒸馏厂。
发展现状
根据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于2018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艾雷岛目前共有9座威士忌蒸馏厂,它们分别是:阿德贝哥(Ardbeg)、阿德纳侯(Ardnahoe)、波摩、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布纳哈本(Bunnahabhain)、卡尔里拉(Caol Ila)、齐侯门(Kilchoman)、乐加维林(Lagavulin)和拉弗格(Laphroaig)。
图片来源:www.scotch-whisky.org.uk
在这些酒厂之中,阿德纳侯是成立最晚的蒸馏厂,于2018年夏末开始运营,隶属于亨特莱恩公司(Hunter Laing & Co.)。齐侯门则创建于2005年,是苏格兰唯一一座独自掌控从大麦种植到威士忌装瓶的所有环节的蒸馏厂。波摩和拉弗格均为比姆三得利(Beam Suntory)旗下的威士忌品牌,而乐加维林与艾雷岛最大的蒸馏厂卡尔里拉则归英国酒业巨头帝亚吉欧(Diageo)所有。
威士忌风格
艾雷岛威士忌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浓郁的烟熏风味,而这种风味的成因正是岛上盛产的泥煤。艾雷岛虽然树木稀少,但却沼泽众多。岛上因气候潮湿滋生了许多草、苔藓和灌木等植被,它们枯死在沼泽中,经年累月,最终形成用来烘干麦芽的泥煤。除了标志性的泥煤味,该产区的威士忌还有另一种极具个性的风味,那便是由大海赋予的咸味和海藻风味。艾雷岛常年受大西洋海风的侵袭,其击起的海浪飞沫拂过岛屿,渗入地底并浸润用于烘干麦芽的泥煤,而且还会飘进陈放着威士忌酒桶的仓库,从而赋予威士忌辛辣的口感和鲜明的海洋特质。
在拥有上述风格的威士忌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艾雷岛东南沿海地区的阿德贝哥、拉弗格和乐加维林三家蒸馏厂出产的威士忌,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艾雷岛威士忌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度烟熏味风格。岛屿东部的布纳哈本蒸馏厂除了酿造泥煤味(Moine)系列酒款,还会使用纯净泉水和未经泥煤烘干的麦芽来酿造威士忌,开创了纯净清淡、无泥煤味的威士忌风格。
其他
艾雷岛的威士忌旅游行业发达,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一场名为“Feis Ile”的麦芽音乐节。在此期间,各大蒸馏厂均会对公众开放,欢迎世界各地的威士忌爱好者前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