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伊之花酒庄(Chateau la Fleur de Gay)位于法国波尔多(Bordeaux)的波美侯(Pomerol)产区,是该产区内的知名酒庄。
盖伊之花酒庄现在归雷诺-勒布雷顿(Raynaud-Lebreton)家族所有。15世纪80年代,这个家族的祖先来到法国波尔多,并租得一块土地进行耕作。由于这块地多以砾石土壤和黏性壤土为主,法国当地人认为这块地毫无价值可言,所以都便宜出租。18世纪开始,法国兴起了种植葡萄树的大潮。雷诺-勒布雷顿家族也加入到这股潮流之中。第六代继承人让·布鲁(Jean Brugnet)成功被当地的教会组织评为优秀酿酒师,同时也是波美侯产区最早的一批酿酒师之一。至此,该家族的酿酒工艺代代相传,打造出多款佳酿。
1982年,盖伊之花酒庄正式创建。酒庄的酿酒葡萄全部采自自有葡萄园。该葡萄园占地面积2公顷。每公顷种植了大约6,000株葡萄树,大部分葡萄树都有超过50年的树龄。其中,梅洛(Merlot)种植面积占85%,品丽珠(Cabernet Franc)占15%。盖伊之花酒庄尊重葡萄树的自然生长,杜绝使用除草剂和化学肥料。每到夏季,酒庄组织人工除虫,清理园内的落叶。在收获季节,以人工方式进行葡萄采收。葡萄果实运到酿酒厂后,用振动器筛除那些品质差的果实,留下颗粒饱满圆润的果实用于酿酒。
盖伊之花酒庄采用传统的酿酒工艺,所有葡萄果实都在大水泥罐中进行发酵。水泥发酵罐能给葡萄酒带来更浓郁的风味和复杂的结构。发酵完成的葡萄酒再倒入全新法国橡木桶中进行熟成。一般熟成要历经18个月,再进行装瓶。盖伊之花酒庄推出的葡萄酒有如丝绸和天鹅绒般的顺滑口感,带有浓郁的李子、巧克力和香料的味道。该酒庄葡萄酒年产量受气候影响比较显著,好的年份一般能达到600箱左右。
1983年,该酒庄发布了第一个年份的葡萄酒。这款葡萄酒由梅洛和少量品丽珠混酿而成。但最终这款酒的成果并不如人意。于是,盖伊之花酒庄改变策略,多数年份采用100%的优质梅洛进行酿造,只是在某些特定年份仍会采用混酿。
图片来源: www.bordeaux.com/fr
波美侯(Pomerol)位于波尔多产区东部,与圣埃美隆(Saint-Emilion)比邻而居。该产区是波尔多地区面积最小的产区,却生产世界上最昂贵和最迷人的葡萄酒。
波美侯的葡萄种植及酿酒历史十分悠久,自罗马人占领该地区,葡萄种植技术也随之而来。但其葡萄酒业的发展却与左岸有着天壤之别。左岸产区的葡萄种植自中古时期就开始繁盛起来,而波美侯的葡萄种植之路却异常艰辛。百年战争期间,波美侯葡萄园几乎毁灭殆尽。直到15世纪,当地居民才重整旗鼓开始种植葡萄。波美侯没有波雅克(Pauillac)产区那样雄伟豪华的酒庄,没有权倾朝野的贵族,也没有富可敌国的银行家。它只是一片农庄,瓦屋稀疏,乡间小道蜿蜒盘旋,很多人认为它只是圣埃美隆的一颗“小卫星”。直到70年代后它才开始崛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的波美侯已今非昔比,在右岸具有帝王般的地位。
波美侯西部的葡萄园土壤沙质含量高,出产的红葡萄酒味道清淡柔软。产区东北部地势较高,为沙质黏土,适合种植梅洛(Merlot),全区的精英酒庄如柏图斯酒庄(Petrus)、拉弗尔酒庄(Chateau Lafleur)等,几乎都云集于此。该产区最主要的葡萄品种是梅洛,用其酿造的红葡萄酒具有别处少见的高雅坚实风格,也较耐久藏。然而,大量使用梅洛也加大了波美侯产区的风险。因为梅洛开花较早,很容易受到春霜的影响,如1991年的一场春霜使得当年产区葡萄大面积减产。
与其它著名产区不一样的是,波美侯没有列级名庄分级制度。尽管如此,波美侯的酒因品质佳、产量少,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早已声名远扬、名传四海。虽然该产区直到上世纪中期才被人所熟知,但其酒的价格,如柏图斯,比著名的梅多克(Medoc)产区的酒还要贵。波美侯将继续活跃在国际葡萄酒的舞台上,其帝王般的地位也牢不可撼。
典型香气:炎热气候:黑莓、黑李子、英国传统蛋糕、巧克力等;温和或凉爽气候:草莓、红浆果、薄荷等
起源:
梅洛(Merlot)的原产地是法国,其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1783年左右,流传于吉伦特省(Gironde)的利布尔讷市(Libourne),“Merlau可以酿造颜色深浓的绝妙的美酒,适合在富饶的土壤中生长”。梅洛也曾被人们唤作“河里的葡萄苗”,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梅洛是诞生在加龙河(Garonne)中的一个岛屿上。直到1824年,梅洛才正式更名为现在使用的名字——Merlot。
1999年,DNA的亲子鉴定证明品丽珠(Cabernet Franc)是梅洛的双亲之一,而梅洛的另一个亲本在2009年时被证实是一种叫做“Magdeleine Noire des Charentes”的极为少见的原生葡萄品种。后来,根据DNA检测结果分析,品丽珠是梅洛的父本,而另一品种是其母本。因此,梅洛与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佳美娜(Carmenere)等品种都是半同胞关系。
品种特征和生长条件:
梅洛偏好富含石灰石的黏土土壤,在炎热或凉爽的地区都能生长,炎热气候下的梅洛展现的风味会更为成熟,也是常见的国际性风格;而凉爽气候下的梅洛则带有更为优雅的个性,较为少见。
与大多数品种相比,梅洛开花较早,成熟期也偏早。由于这两个特性,梅洛在生长期间很可能长出大量的新枝和嫩芽,另外梅洛也可能会落花、甚至坐果不良。在春冬两季,梅洛容易遭受霜冻和干旱等灾害。此外,与赤霞珠等品种相比,梅洛的葡萄串较分散,果实更大,皮更薄,因此也更容易遭受霜霉病和叶蝉等病虫害,更容易被灰霉病侵染而腐坏。但是,梅洛依然深受酒农和酿酒师们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它从双亲继承下来的优良品质:品丽珠所含的高质量的酚类物质(单宁和花青素等)以及Magdeleine Noire des Charentes的早熟和丰产特性。
主要种植区域和特色:
梅洛是一种备受喜爱的国际性红葡萄品种,它在全球的种植区域分布甚至比赤霞珠还要广泛。
法国
该品种是法国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梅洛在法国的总种植面积高达115,746公顷,现主要集中在阿基坦(Aquitaine)、波尔多(Bordeaux)和朗格多克-露喜龙(Languedoc-Roussillon)等地区。
其实在19世纪中期以前,梅洛在波尔多都被认为是第二重要的葡萄品种,但由于梅洛对白粉病有着更为优良的抗性,而且在冷凉的年份也能够成熟,它很快就超越了赤霞珠,成为波尔多最受欢迎的葡萄品种。现在,只有在波尔多左岸的部分地区,如梅多克(Medoc)及格拉夫(Graves)一些著名的排水性能佳的地区,赤霞珠的种植面积才多于梅洛。在左岸出产的红葡萄酒中,梅洛更多是为酒提供骨架和饱满感,酒款的风格会较为强劲,酒体较饱满,单宁含量和酸度较高,黑色水果风味为主。而在波尔多右岸,如圣埃美隆(Saint-Emilion)和波美侯(Pomerol)等产区,则主要生产梅洛。右岸的葡萄酒风格更为柔和,单宁含量和酸度中等,以红色水果风味为主。
除了波尔多,朗格多克产区也种植了大量梅洛,总面积达29,914公顷。朗格多克地区的梅洛葡萄酒大多属于地区餐酒,产量很高,风格温和,个性甜美,带有依稀的植物香气。
意大利
该品种在意大利的种植面积约为25,614公顷,大部分集中在意大利北部,尤其是威尼托(Veneto)的平原地区和弗留利(Friuli)产区。意大利约有三分之二的梅洛是用来酿造IGT级别葡萄酒,这些酒价格低廉,果香较为清淡。在意大利中部,尤其是在玛尔玛(Maremma)和经典基安帝(Chianti Classico)产区,梅洛也被用在波尔多风格的混酿葡萄酒中,经典基安帝产区内的马泽世家凤都酒庄(Castello di Fonterutoli)在酿造过程中还会加入当地的桑娇维塞(Sangiovese)。而在意大利南部,梅洛的表现就没有北部和中部那么出色了,大多是用于酿造国际风格的波尔多混酿。
欧洲其他国家
在西班牙,因梅洛响亮的国际名声,其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8,700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13,325公顷,主要产区有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Catalunya)和纳瓦拉(Navarra)等。在这里,梅洛一般用于与丹魄(Tempranillo)或赤霞珠混酿,表现最出色的就是加泰罗尼亚产区。与之相反,葡萄牙则比较抵制国际上流行的酿酒潮流,梅洛在当地的种植面积仅为556公顷,主要集中在特茹(Tejo)产区。德国的梅洛葡萄园主要集中在温暖的法尔兹(Pfalz)和莱茵黑森(Rheinhessen)产区。在保加利亚,梅洛则广受欢迎,种植面积达15,202公顷,大多数用于酿造波尔多风格混酿,其中有一种与艾尼娜(Enira)混酿的葡萄酒,风格雄浑丰满,口感辛辣。
除此之外,在奥地利、匈牙利、瑞士、捷克和罗马尼亚等国家也均有种植梅洛。
北美
在美国,梅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酿酒葡萄。在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根据2010年的统计,有46,762公顷的葡萄园用于种植梅洛。在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发现梅洛葡萄酒非常柔和,口感比赤霞珠更圆润,因而对梅洛的需求激增,酒农们盲目地种植更多的梅洛,导致其品质曾一度下滑,直到2000年之后,需求开始降低,其品质才得以再次提升。
在华盛顿(Washington),梅洛是第二大葡萄品种,仅次于赤霞珠,其种植面积为8,235公顷。梅洛在这里最大的特点是天然的清爽口感和有质感的水果风味,多数用于混酿。纽约州(New York)是美国继加州和华盛顿之后的,第三大梅洛种植地区,其种植面积为902公顷,多数分布在海洋性气候的长岛(Long Island)。而在俄勒冈(Oregon),梅洛的种植面积仅有508公顷,这是由于当地气候过于凉爽,梅洛容易出现落花问题。
在加拿大,梅洛是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 Columbia)产区种植最广的葡萄品种,面积达1585公顷。在众多出名的混酿葡萄酒中,梅洛都是作为主要的葡萄品种,使酒款更浓郁饱满。安大略(Ontario)也有约1,230公顷的梅洛葡萄,但该产区的梅洛葡萄酒表现不如黑皮诺(Pinot Noir)。
南美
在智利,梅洛也是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面积达13,280公顷,主要集中在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产区。在早些年间,很多人都把一些葡萄园里的佳美娜与梅洛混淆。最好的智利梅洛葡萄酒表现极好,甘美可口。在阿根廷,梅洛经常与马尔贝克(Malbec)混酿,主要产区是门多萨(Mendoza)。而在南美的其他国家,如巴西和秘鲁,也种植有少量梅洛。
澳大利亚
由于澳大利亚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梅洛近乎狂热的迷恋,让梅洛的种植面积高达10,537公顷,仅次于西拉(Shiraz)和赤霞珠。其重要产区有河地(Riverland)、墨累河岸(Murray Darling)和滨海沿岸(Riverina)。
新西兰和南非
梅洛在新西兰也非常重要,其种植面积为1,363公顷,是次于黑皮诺的第二重要的红葡萄品种。在霍克斯湾(Hawke's Bay),无论是混酿还是单一的梅洛葡萄酒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在南非,梅洛是第三大红葡萄品种,有着6,614公顷的种植面积,最重要的产区是斯特兰德(Stellenbosch)和帕尔(Paarl),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具有巧克力风味和光滑口感,颇具加州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