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金酒庄(Chateau d'Yquem)位于法国波尔多地区苏玳(Sauternes)产酒村的东北部,是格拉夫(Graves)苏玳产区的名庄之一,酒庄在1855年苏玳和巴萨克官方评级(1855 Classification of Sauternes and Barsac)中被评为超一级庄(Premier Cru Superieur),是波尔多唯一获此殊荣的酒庄。
滴金酒庄的历史跨越了4个多世纪。1593年,波尔多当地一个贵族家庭的后代雅克·德·萨万格(Jacques de Sauvage)以封地的形式获得了当时已是皇家财产的滴金酒庄,接着萨万格家族修筑了酒庄的城堡并逐步开垦、扩大葡萄园,该家族在1711年路易十四(Louis IX)统治期间成为了滴金酒庄的完全所有者。1785年,弗朗索瓦兹·约瑟芬·萨万格(Francoise Josephine de Sauvage)与路易斯-阿米蒂·吕尔-萨吕斯伯爵(Comte Louis Amedee de Lur-Saluces)结婚,滴金酒庄正式传到吕尔-萨吕斯(Lur-Saluces)家族手中。在此后长达2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吕尔-萨吕斯家族一直掌管着滴金酒庄,并一直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
数百年间,滴金酒庄历经葡萄根瘤蚜的侵袭、世界大战的干扰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却仍可以岿然屹立于甜白葡萄酒界。19世纪末,滴金酒庄的一桶葡萄酒被康斯坦丁大公以20,000金法郎的天价买下,这条新闻一出便揽下诸报头条,也使滴金酒庄在国内外声名鹊起。20世纪末,法国奢侈品巨头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Moet Hennessy-Louis Vuitton,简称LVMH集团)花费巨额资金买下了滴金酒庄的大部分股份,成为该酒庄的大股东,从此翻开滴金酒庄发展的新篇章。
滴金酒庄的葡萄园面积为113公顷,但其中只有100公顷一直在出产葡萄。酒庄每年都会将2-3公顷过老的葡萄树拔出,让这片土地休耕一年,而新栽的葡萄树至少在前5年所产的葡萄都不会用来酿造滴金酒庄的葡萄酒。葡萄园内的表层土壤为卵石和粗糙的砾石,吸热能力非常好,底层土壤则为黏土,具有良好的储水能力。园内种有75%的赛美蓉(Semillon)和25%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酒庄会通过修剪葡萄枝叶、控制树冠大小等方式来降低葡萄产量,从而提高果实的风味浓缩度。采收季时,酒庄会配备大量人力手工摘选出最成熟以及被贵腐菌侵染得恰到好处的葡萄果实。采摘通常会进行5-6轮,过程十分严谨。
采摘下的葡萄会在1小时之内被送往酿造车间,之后会对葡萄进行3-4轮的压榨,随着每次压榨葡萄汁液的糖分含量和质量都会增加。发酵会在橡木桶中进行,且只使用由优质橡木制成的新橡木桶,在这过程中酒庄会对每个橡木桶中的酒液进行密切监控并定期对其状态进行分析,发酵会持续2-6周,酒液的酒精度通常会达到12.5-14.5度之间,残糖量则在120-150g/l之间。发酵完成的酒液会分开陈年6-8个月,之后酿酒师会在随之而来的春季对葡萄酒进行调配,那些达不到要求的酒液会被弃置不用。调配后的酒液还会在酒窖中进行20个月的熟成,期间每周会对橡木桶进行两次补液,此外还会进行15次倒罐以去除粗酒泥,细酒泥则是通过澄清的过程去除。在熟成即将结束时,酿酒师会通过盲品来再次对酒液进行鉴定,从而确定正牌酒的最终混酿比例。
滴金酒庄的正牌酒——滴金酒庄贵腐甜白葡萄酒(Chateau d’Yquem, Sauternes, France)以复杂、浓缩且相当甜润的口感而著称,酒中爽脆的酸度同时使甜度变得十分平衡,其陈年潜力极佳,个别年份的酒款甚至能陈放一个世纪乃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酒款的香气和风味会变得更为复杂且迷人,酒液颜色也会从明亮的稻草黄色逐步过渡到金棕色、琥珀色以及焦糖色。这款酒的1811、1847、1945、2001、2009以及2015年都曾揽获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及其团队的100分满分评价。此外,酒庄还生产一款副牌酒——滴金酒庄干白葡萄酒(Chateau d’Yquem “Y”, Bordeaux, France),这是一款风格强劲的干白葡萄酒,通常由长相思以及少量的赛美蓉酿制而成,平均年产量约为10,000瓶,其酒精含量通常能达到14%,香气与风味十分丰富且极为平衡,还带有一丝丝微妙的甜味,它具有陈年的潜力,同时也适合在其年轻且充满柑橘类水果以及白桃等风味时饮用。
图片来源:www.bordeaux.com/fr
深金黄色的酒裙,无与伦比的优雅,酒香丰富均衡,余味悠长芬芳,唇齿留香。年轻时浓得坚硬结实,成熟时丰沛圆融,每一次品尝都是味觉的惊喜。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苏玳(Sauternes)甜白葡萄酒。
苏玳产区位于格拉夫(Graves)产区南部,加龙河(Gronne)左岸的丘陵地上,土壤多砾石,排水性良好,夏季和秋季都很暖和,拥有产生贵腐菌的绝佳条件。该产区与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ji)和德国莱茵高(Rheingau)并称世界三大贵腐酒产区。
说苏玳葡萄酒是上帝的恩赐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贵腐菌很娇贵,不是在任何葡萄园都能出现和传播,它的产生需要一种独特的微型气候——早上阴冷,水汽充足,下午干燥炎热。早上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贵腐菌滋生蔓延,中午过后的干热天气又能抑制其生长,使葡萄果粒里的水分从感染处蒸发脱水,提高葡萄的甜度。全球各方面条件都能达到这样要求的产区可谓凤毛麟角,而苏玳产区却正是为贵腐菌而生。
说到苏玳产区,当然就不得不提滴金庄(Chateau d’Yquem) 。在1855年的分级中,只有它的排名是超一级,鹤立鸡群。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酒庄的有趣故事。1847年,滴金庄的领主沙绿斯(Saluces)伯爵出访俄国,临行前交代在他还没有回来之前不可以采收葡萄,结果因故延误归期,当他回到城堡时,葡萄都已经沾染上一层霉菌。即使如此,他还是觉得“丢掉太浪费了”,于是将那些葡萄拿来酿酒,酒装瓶后便放进酒窖里存放。约10年后,俄国沙皇的弟弟来此做客,无意间发现该酒的风格非同凡响。据说,滴金庄就是因为这样的契机,之后才开始正式酿造贵腐酒。
酿制贵腐酒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情,用滴金庄过去的总管亚历山大(Alexandre)伯爵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来说,就是:“没有失去一切的勇气,将永远无法致胜!”因为酿制贵腐酒需要采摘萎烂的葡萄,因此必须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慢节奏进行,而且要分多次采摘,每次都只能摘下萎烂程度最深的葡萄,其它留待下次达到要求时再采摘。用这种水分含量极少的葡萄酿制的酒,产量很低,而且还常常会因为年份收成不够好而颗粒无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曾有9个年份,因为当年的葡萄品质不符酒庄的要求,完全停产。1972年堪称有史以来最悲壮的一年,当年滴金庄的工人破纪录地用2个多月的时间分11次采收完葡萄,但是在酒酿成后,因酒庄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最后还是决定放弃推出1972年份。
1855年梅多克酒庄分级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同样是在1855年,知道法国苏玳与巴萨克酒庄分级列表的人并不多。梅多克地区的酒庄大多只生产红葡萄酒,所以酒庄分级实际上就是各个酒庄红葡萄酒的分级,而苏玳与巴萨克地区则以白葡萄酒为主,所以分级实际上也就只针对白葡萄酒(当时以甜酒为主流,生产干白的酒庄几乎无一家入选)。由于白葡萄酒列级酒庄的数量比较少,所以总共只分为三个等级,排名最高的是特等一级(Premier cru Superieur ),仅滴金庄一家,其次是一级酒庄(Premiers crus),有9家,第三级是二级酒庄(Deuxiemes crus),有11家,入围列级酒庄总数为21家。
典型香气:柠檬、橙子、菠萝、甜瓜、梨、木梨、杏子、桃、山楂花、蜂蜜、新鲜奶油、烤杏仁和烤榛子等
起源:
赛美蓉(Semillon)是起源于法国波尔多(Bordeaux)产区的白葡萄品种。在18世纪以前,赛美蓉的种植范围仅局限在法国西南部的苏玳(Sauternes)产区。
根据DNA的图谱检测结果,赛美蓉和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有密切的基因联系,但它们并不存在亲子关系。另外,虽然梅洛(Merlot)和特卢梭(Trousseau)都被称为赛美蓉胭脂红(Semillon Rouge)葡萄,但它们与赛美蓉并没有紧密的联系。
品种特征和生长条件:
赛美蓉是一种易于栽培的葡萄品种,其生命力如长相思般旺盛。葡萄园的环境对其产量的影响很大,它适合种植在阳光充沛但气候凉爽的地区,偏爱沙质土壤和钙质粘土。赛美蓉的叶子呈深绿色,开花较晚,不会出现开花后停止生长的问题。其葡萄皮一般呈金黄色,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成熟的葡萄皮会呈现粉红色。它容易感染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赛美蓉会染上贵腐菌(Noble Rot)而非有破坏性的灰腐菌(Grey Rot),可用来酿造甜美的贵腐葡萄酒。
主要种植区域和特色:
虽然赛美蓉在白葡萄酒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它并不是一个流行的葡萄品种。目前,赛美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为法国。此外,种植赛美蓉的主要产国有澳大利亚、智利、美国和南非等。
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赛美蓉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在2009年,法国赛美蓉的种植面积多达11,693公顷,是法国种植面积最广的第五大白葡萄品种,主要集中在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产区。
在格拉夫及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产区,赛美蓉常在品质卓越、酒龄较长的干型白葡萄酒中占主导地位,它赋予葡萄酒金黄的颜色,丰富而粘稠的口感及蜂蜜的风味。
在法国西南产区(South West France),赛美蓉也可用于酿制甜白葡萄酒。这些甜白葡萄酒主要产自苏玳以及其附近的卡迪卡克(Cadiliac)、塞龙(Cerons)和卢皮亚克(Loupiac)等产区。就质量而言,较出众的干型甜白产自蒙巴兹雅克(Monbazillac)产区。
世界上的很多产区都有酿造以赛美蓉为主的贵腐酒,但最著名的是法国苏玳产区。因为该产区的赛美蓉易染上贵腐菌,这种特殊的霉菌能让葡萄的糖分和酸度更加浓缩。苏玳贵腐酒通常由赛美蓉、长相思以及麝香(Muscat)调配而成,且以赛美蓉为主导。酒液呈金黄色,随着时间会变为温暖的琥珀色,香气丰富而又均衡和谐,有丰富的花香,口感圆润饱满,极为柔滑,酸度平衡,余味悠长芬芳,令人唇齿留香。
澳大利亚
2008年,赛美蓉在澳大利亚的种植面积为6,715公顷,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葡萄品种。其葡萄酒主要为甜型和干型风格,且常常与长相思和霞多丽(Chardonnay)进行混酿,还有经橡木桶或未经橡木桶陈酿的单一品种赛美蓉干白葡萄酒。作为单一葡萄品种酒,赛美蓉在澳大利亚的表现最佳,特别是在猎人谷(Hunter Valley)。年轻的猎人谷赛美蓉葡萄酒含有淡淡的橘香,陈年后可以发展出蜜饯水果、焦糖坚果和蜂蜜的浓郁复杂风味。
智利
智利曾经广泛种植赛美蓉。2008年,官方数据显示智利约种植着1,727公顷的赛美蓉。然而与长相思单一品种葡萄酒相比,智利的赛美蓉单品酒尤为少见。
美国
美国的华盛顿州(Washington)产区有很漫长的种植赛美蓉的历史,曾一度生产出优质且独特的赛美蓉干白葡萄酒。然而,近年来,赛美蓉的种植面积正逐步缩小,2011年,种植面积下降至222公顷。
虽然赛美蓉并不是一个很流行的葡萄品种,然而它在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产区的种植面积仍多达890公顷。它常与长相思进行混酿,生产干白葡萄酒,偶尔也用来生产贵腐酒。
南非
在19世纪初,赛美蓉是南非最为重要的葡萄品种,占据了开普省(Cape)葡萄种植面积的90%。然而,20世纪以来,它在南非的地位急速下降。到了2008年,它在南非的种植面积仅剩1,153公顷,主要集中在斯特兰德(Stellenbosch)、 黑地(Swartland)和弗兰谷(Franschhoek Valley) 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