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马尔堡(Marlborough)的怀劳河谷(Wairau Valley)最东面有一个海湾,1770年的时候,一位名叫库克(Cook)的船长在前往新西兰的航行中为这个海湾取名为“云雾之湾”。云雾之湾酒庄(Cloudy Bay)的名字正是来源于此。该酒庄成立于1985年,是马尔堡首批成立的五大酒庄之一。酒庄自成立之初便备受推崇,迅速成为全球公认的白葡萄酒标准生产商。云雾之湾酒庄广受好评,为新西兰葡萄酒在全球的成功推广铺平了道路。
云雾之湾酒庄于新西兰南岛马尔堡的怀劳河谷,这个地区气候凉爽,湿度较大,土质以黏土质为主,同时又是新西兰日照时间最长的葡萄酒产区。云雾之湾酒庄在这里拥有自己的葡萄园地(酒庄也向当地酒农购买葡萄),主要种有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霞多丽(Chardonnay)、黑皮诺(Pinot Noir),一小部分琼瑶浆(Gewurztraminer)、雷司令(Riesling)和灰皮诺(Pinot Gris)。创新、对细节的一丝不苟以及坚持地区特色是云雾之湾酒庄的宗旨。现在,酒庄也积极倡导与环境更和谐的葡萄园管理方式。
云雾之湾酒庄的长相思白葡萄酒在国内外都非常受欢迎。该酒所用的葡萄由机器采收,榨汁后葡萄汁会静放48小时,之后葡萄汁会在不锈钢酒槽中发酵,并与酵 母残渣接触2个月,最后才混合装瓶。这种葡萄酒有层次丰富的水果香气,包括芒果和橙子等,口感丰满又不乏清新。除了最出名的长相思,云雾之湾酒庄其实也做很多其 他葡萄品种,例如霞多丽、雷司令、灰皮诺、琼瑶浆、黑皮诺等,也生产两款以传统香槟法酿造的黑皮诺与霞多丽混酿起泡酒。
上世纪70年代,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才真正开始现代化、商业化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有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庄。然而谁也没有料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的葡萄种植面积成倍地扩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葡萄酒产区。
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北角,多数葡萄园的土壤肥力属于中低水平,表层是含有大量砂石的黏土,下层是易于排水的鹅卵石土层,这样的土壤结构能够降低葡萄树藤蔓的生长活力,因而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香气芬芳迷人、味道甘美可口。怀劳谷(Wairau Valley)和阿沃特雷谷 (Awatere Valley)这两个小产区便是这种土壤的最佳代表。
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是新西兰日照最长的地区之一。这里气候凉爽干燥,光照充足,葡萄生长周期长,成熟缓慢,非常有利于葡萄风味物质的凝聚。该产区夏季白天的平均气温接近24℃,但是夜晚却非常凉爽,这有利于维持葡萄的酸度。正是因为这种昼夜温差巨大的气候特征,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的葡萄酒具有清新诱人的果香,同时酸味激爽,带有草本植物的香气。这里所种植的黑皮诺颜色深浓,也是因为昼夜温差大的缘故。
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的葡萄酒已经赢得了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青睐,特别是其长相思葡萄酒。目前该产区的葡萄园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怀劳谷(Wairau Valley)。在过去的10年中,产区的面积慢慢向南部更加凉爽的阿沃特雷谷 (Awatere Valley)扩张。近年来,阿沃特雷谷 (Awatere Valley)南部的费尔霍尔(Fairhall)、霍克斯伯里(Hawkesbury)和怀霍派(Waihopai)也开始酿造属于自己的葡萄酒。
作为新西兰最大的葡萄酒产区,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每年的葡萄酒产量占新西兰葡萄酒总产量的79%,其葡萄酒的魅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马尔堡(Marlborough),爱上马尔堡(Marlborough)。
典型香气:覆盆子、樱桃、紫罗兰、甘草等
起源:
黑皮诺(Pinot Noir)很可能原产自法国东北部,并在欧洲广泛种植。在罗马统治时代之前,高卢人就在勃艮第(Burgundy)地区种植黑皮诺,黑皮诺在该地区表现最好,也最为世人称道。截至1995年科学家共培育出近800个黑皮诺克隆系。
品种特征和生长条件:
黑皮诺是主要红葡萄品种中被公认为最挑剔、最难照料的品种,它对成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属早熟型,产量小且不稳定,适合较寒冷气候,在石灰黏土中生长最佳,其幼叶呈黄绿色,成叶深绿色、呈鸡冠状。
黑皮诺抗病性较弱,极易感染白腐病、灰霉病、卷叶病毒和皮尔斯病毒。种植时,应选用健康苗木,采用篱架栽培。黑皮诺在成熟期易落粒,因此在多雨年份要及时采收。
通常黑皮诺颜色较浅,呈浅宝石红色,气味是不浓不淡的果香与花香。常闻到的是樱桃、莓果、梅子、黑醋栗、香料、玫瑰花或其他花香。其酿造的葡萄酒年轻时主要以樱桃、草莓、覆盆子等红色水果香为主;陈酿后,又会出现甘草和煮熟的甜菜头的风味;陈酿若干年后,带有隐约的动物和松露香,还有甘草等香辛料的香味。
黑皮诺通常用来酿造干红和起泡酒,它是香槟(Champagne)产区的法定品种之一,用来酿造起泡酒。
主要种植区域和特色:
黑皮诺源自法国,对气候非常挑剔,在它的老家法国勃艮第表现最为完美,此外在德国法尔茨(Pfalz)和巴登(Baden)产区、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和俄勒冈州(Oregon)、新西兰的马丁堡(Martinborough)和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地区、澳大利亚的雅拉谷(Yarra Valley)产区、阿根廷和意大利等都有不错的表现。
法国
黑皮诺在整个法国东部都有种植。金丘(Cote d’ Or)曾经是黑皮诺最大的单一种植地,除了偶尔与佳美(Gamay)搭配酿制勃艮葡萄酒之外,黑皮诺很少与其他葡萄品种混酿。在勃艮第北部,黑皮诺也是备受追捧的红葡萄品种。在约讷省(Yonne),占主导地位的葡萄品种是霞多丽(Chardonnay),该省除了种植霞多丽,也种植黑皮诺。
在香槟产区,黑皮诺被用来酿制风格多样的起泡酒,这些起泡酒就是世人所知的香槟。20世纪80年代,香槟地区扩大了黑皮诺的种植,到了20世纪末,黑皮诺更多是种植于香槟区而非勃艮第红葡萄酒产区。
黑皮诺在阿尔萨斯(Alsace)地区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该地区黑皮诺的种植面积接近10%,与勃艮第黑皮诺相比,阿尔萨斯黑皮诺口味较轻,因而多用来酿造酒体轻盈的红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
德国
德国的优质黑皮诺(德国称该品种为“Spatburgunder”)主要种植于法尔茨和巴登产区,这些种植区域气候凉爽,生产的黑皮诺带有明显的红果风味,单宁较低。
美国
对于黑皮诺的栽培来说,加州已经算是比较炎热的地区了,这里的黑皮诺带有黑色浆果和覆盆子的味道。俄勒冈州葡萄酒的名气完全得益于口感细腻、果香四溢的黑皮诺葡萄酒,该州黑皮诺的种植面积为18,780英亩,比该州葡萄园总面积的一半还要多。俄勒冈州临近太平洋,地处美国西北部,其气候通常极为凉爽和潮湿,常被比作美国版本的勃艮第红葡萄酒产区。
新西兰
到2006年为止,新西兰黑皮诺的种植总面积达到了9,535英亩,这相当于1996年的8倍。其中增长最惊人的地区是马丁堡和坎特伯雷(Canterbury),增长较快的的是中部奥塔哥,该产区的黑皮诺通常带有樱桃和烤香料的味道。新西兰已成为新世界范围内成功出产这一性情不定的葡萄品种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