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位于英国苏格兰(Scotland)的艾雷岛(Islay)产区,是岛上现存的9家蒸馏厂之一,现为法国人头马君度集团(Remy Cointreau)旗下的一个威士忌品牌。
1881年,在艾雷岛最西边的因达尔湖(Loch Indaal)沿岸,哈维家族(The Harveys)的三兄弟约翰(John)、罗伯特(Robert)和威廉(William)一起成立了布赫拉迪。哈维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威士忌家族,自1770年起就在格拉斯哥(Glasgow)运营着两家蒸馏厂。经过约翰的设计,罗伯特的施工以及威廉和家族其他成员的注资,布赫拉迪蒸馏厂建成,其设计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艾雷岛的蒸馏厂大多是由农场发展而来的,而布赫拉迪的蒸馏厂则是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混凝土建造而成的。为了减少人为干涉,蒸馏厂建在斜坡之上,让酒浆可以利用重力直接流入蒸馏室,极大地提高了酿酒的效率。除此之外,蒸馏厂的蒸馏机上还安装了防止坍塌的装置,这也是布赫拉迪的创新之举,并且被苏格兰的许多酒厂采用。
不幸的是,酒厂建成之前,威廉和他的两个兄弟产生了矛盾,因此直至1936年威廉去世,酿酒厂一直由他独自运营。在之后的40年里,布赫拉迪多次被收购,最终在1994停止营业。2000年,以默里麦克大卫公司(Murray McDavid)的马克·雷尼耶(Mark Reynier)为首的私人投资团体收购了布赫拉迪,并且沿用了酿酒厂建立之初的酿酒设备。2012年7月23日,法国人头马君度集团宣布以58,000,000英镑的价格收购了布赫拉迪。
如今,布赫拉迪仍使用着大量创建初期时的酿酒设备,包括维多利亚时期的波比研磨机(Boby Mill)和无盖的糖化锅(Mash Tun)。这些设备保证了布赫拉迪能够以更慢、更温和的方式提取糖分。在生产过程中,布赫拉迪不使用电子设备,每一步都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操控,主要使用量油尺和简单的浮选装置进行测量。布赫拉迪认为,威士忌的酿造需要时间,因此,他们决不会为了追求生产效率而忽略威士忌的品质。在生产原料上,布赫拉迪只采用苏格兰的大麦。这些大麦发芽烘干后会在波比研磨机中进行研磨,波比研磨机十分精准,能够保证所有麦芽碎的研磨程度相近。麦芽碎和热水混合后,会被放置在无盖的糖化锅中浸渍很长的时间以提取糖分,长时间的自然浸渍会得到甜而黏腻的麦芽汁。之后,麦芽汁会被转移到木制发酵槽中进行发酵,木头能够吸收生成酒精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因此延长了发酵所需的时间,而这赋予了威士忌意想不到的纯度和更加复杂的风味。
布赫拉迪拥有两个容量为约12,000升的初馏机(Wash Still)、两个容量为约11,000升的再馏机(Spirit Still)和一个新购入的罗门式蒸馏机(Lomond Still)。其中,前4款蒸馏机为非常高的梨形蒸馏机,新购入的罗门式蒸馏机则是可以调节的,通过对颈部和莱恩臂的设置能够调整回流酒液的量。布赫拉迪用来陈年威士忌的仓库位于艾雷岛西岸的因达尔湖畔,这里气候寒冷,空气潮湿,延长了威士忌陈年的时间。在漫长的陈年阶段,大西洋的臭氧会逐渐渗入到威士忌中。橡木桶在陈年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布赫拉迪非常重视橡木桶的挑选。陈年时使用的橡木桶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美国的白橡木桶赋予威士忌醉人的香草气息,而欧洲的橡木桶的影响则更加微妙。
虽然沿用了1881年成立之初的酿酒设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布赫拉迪一直坚持创新,努力创造独具风格的优质威士忌。布赫拉迪官方网站发布的威士忌中有部分酒款采用未经泥煤烘干的苏格兰麦芽酿造而成,因此不具有泥煤的风味;而其余酒款风格复杂多样,见证了布赫拉迪在发展历程中的不断创新与突破。
艾雷岛(Islay)是英国苏格兰(Scotland)的法定威士忌子产区之一,位于苏格兰西海岸,是内赫布里底群岛(Inner Hebridean)最南端的岛屿之一。艾雷岛全长25英里(约40.2千米) ,宽8英里(约12.9千米),其面积虽小,但却聚集了9座威士忌蒸馏厂,出产了许多享誉国际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历史起源
据称,早在14世纪初,爱尔兰的僧侣便将蒸馏工艺引进了艾雷岛。当时,僧侣们发现此地盛产大麦,而且拥有优质的纯净水源和丰富的泥煤,是酿造生命之水(Aqua Vitae,威士忌的早期叫法)的理想之地。起初,艾雷岛上的居民大都是在一些无执照经营的小酒馆里公开进行蒸馏,1644年苏格兰开始征收威士忌酒税,他们迫于无奈纷纷搬迁至偏远的峡谷和洞穴中。有趣的是,虽然实行了税收政策,但那时的艾雷岛居民素来以野蛮的面目示人,声名狼藉,所以收税官并不愿踏入岛上半步,直至1779年波摩(Bowmore)成为艾雷岛第一家合法经营的蒸馏厂。
发展现状
根据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于2018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艾雷岛目前共有9座威士忌蒸馏厂,它们分别是:阿德贝哥(Ardbeg)、阿德纳侯(Ardnahoe)、波摩、布赫拉迪(Bruichladdich)、布纳哈本(Bunnahabhain)、卡尔里拉(Caol Ila)、齐侯门(Kilchoman)、乐加维林(Lagavulin)和拉弗格(Laphroaig)。
图片来源:www.scotch-whisky.org.uk
在这些酒厂之中,阿德纳侯是成立最晚的蒸馏厂,于2018年夏末开始运营,隶属于亨特莱恩公司(Hunter Laing & Co.)。齐侯门则创建于2005年,是苏格兰唯一一座独自掌控从大麦种植到威士忌装瓶的所有环节的蒸馏厂。波摩和拉弗格均为比姆三得利(Beam Suntory)旗下的威士忌品牌,而乐加维林与艾雷岛最大的蒸馏厂卡尔里拉则归英国酒业巨头帝亚吉欧(Diageo)所有。
威士忌风格
艾雷岛威士忌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浓郁的烟熏风味,而这种风味的成因正是岛上盛产的泥煤。艾雷岛虽然树木稀少,但却沼泽众多。岛上因气候潮湿滋生了许多草、苔藓和灌木等植被,它们枯死在沼泽中,经年累月,最终形成用来烘干麦芽的泥煤。除了标志性的泥煤味,该产区的威士忌还有另一种极具个性的风味,那便是由大海赋予的咸味和海藻风味。艾雷岛常年受大西洋海风的侵袭,其击起的海浪飞沫拂过岛屿,渗入地底并浸润用于烘干麦芽的泥煤,而且还会飘进陈放着威士忌酒桶的仓库,从而赋予威士忌辛辣的口感和鲜明的海洋特质。
在拥有上述风格的威士忌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艾雷岛东南沿海地区的阿德贝哥、拉弗格和乐加维林三家蒸馏厂出产的威士忌,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艾雷岛威士忌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度烟熏味风格。岛屿东部的布纳哈本蒸馏厂除了酿造泥煤味(Moine)系列酒款,还会使用纯净泉水和未经泥煤烘干的麦芽来酿造威士忌,开创了纯净清淡、无泥煤味的威士忌风格。
其他
艾雷岛的威士忌旅游行业发达,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一场名为“Feis Ile”的麦芽音乐节。在此期间,各大蒸馏厂均会对公众开放,欢迎世界各地的威士忌爱好者前往参观。